【榜样力量】厚植家国情怀 矢志参军报国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东北石油大学曾博强

2023-04-20 点击次数:2891

曾博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4月出生,2018年9月考取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担任班长。2019年9月参军入伍,在四类艰苦边远地区服役两年零一个月。2021年10月退伍复学,现就读于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682062543470264.png

一、自幼厚植家国情,艰苦求学图奋发

甘肃会宁,曾博强出生成长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长征”,是他自幼就萦绕在耳畔的一个词,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惊心动魄的战役,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也让“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深刻在一代又一代人骨子里的精神动力。曾博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耳濡目染,家国情怀的种子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发芽。

19岁之前,他从未走出会宁山区,2017年高考失利后,家里经济条件困难,为了心中的上学梦,他走进省会兰州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吃住都在工地,四十天扛水泥、搬钢筋的艰辛,让他给自己挣到了数千元复读费。他再次走进校园,开始废寝忘食的学习,早上五点顶着星星开始一天的学习,晚上九点多再顶着星星回到宿舍,经常刷题到半夜十二点。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9月,他如愿来到东北石油大学就读.从会宁到大庆,从伟大长征精神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爱国是永远的主题,奋斗不停,奉献不止。

二、男儿自有从军志,学子报国是担当

入校伊始,他就凭借出色的个人品质和较好的组织能力,当选班长,成为同学们的贴心朋友,老师们的得力助手。新生军训结束之后,他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向党组织靠近的强烈意愿。从小在革命老区长大的他,深知新中国从战火中艰苦走来的一路艰辛,深知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由革命先辈热血铸就,也深知新时代的青年要与新时代同向共进,在盛世中主动肩负责任,参军入伍成为他的第二个梦想。怀着这种执着和坚持,他在2019年春天报名参军,顺利通过选拔,并在填志愿的时候毅然选择艰苦边远地区。他说:“当兵就要当最苦最累的兵,去最需要最艰苦地方,才能磨炼出最美丽的青春!”

带着老师和亲人的嘱托,带着同学们的祝愿,带着学校图书馆广场欢送仪式的热烈,他开启了人生中最踏实最值得铭记一段经历。

新训的日子就像是平淡的生活中被突然放了一把辣椒和一把盐,然后用大火猛炒。辣和咸无时无刻的刺激着他的身体和精神。但是农村出生山里长大的孩子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三公里跑不动的时候他抽自己的脸,刺激他的意志,战术爬不动的时候他咬自己的舌头,凌晨一点多背记理论困得不行的时候他用圆珠笔扎自己的大腿。再苦再累他都咬着牙一声不吭,用大强度的训练磨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了他完成所有训练科目的要求。看着基地每周更新的龙虎榜上他的名次一点一点往上升,他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自己可以的,曾博强加油。三个月之后的结业考核如期而至,十六个科目他科科达到九十分以上,成为全连唯一的全优。

结束新训任务后,他跟随部队扎根在了大漠北疆“朱日和”,冬天零下30多度,他和许多战友手起了冻疮,脸上起了褶子,耳朵肿了起来,他们说自己像极了大耳朵图图。夏天零上30多度,他们脸上又有了又黑又红的高原色,脖颈晒出了白斑,他们说这才是男儿本色。就这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朱日和人”成了他最骄傲的称呼。他成了连队的新闻骨干,参加基地励志读书人物演讲比赛;响应习主席恢复司号制度要求,报名参加司号员选拨,三个月时间,见缝扎针地练,嘴巴上的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从一点基础没有到考核通过,顺利成为连队的一名司号员;利用自身文化课基础,主动利用周末时间给考军校的战士补课讲题。每一件事他都干得认认真真,踏踏实实。2020年5月参加他基地群众性练兵比武夺得专业第一和单兵第三。成为当年唯一一个夺得名次的义务兵。同年6月轻武器射击打破营记录,被选拔参加基地轻武器射击比武并夺得第一名。2020年12月被基地表彰为“四有优秀士兵”记嘉奖一次。习主席说军队青年要失志强军、精武强能。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从灵魂深处种上英雄基因,砥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因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

2021年度青年大比武,他主动报名,经历了魔鬼的训练跑完一趟又一趟,不计时就一遍遍总结经验。连长问他:“还能跑吗?”他咬牙吼着:“能!”连长说:“开始。”“能跑吗?”“能!”“不行了咱带回.”“能!”“累了就休息.”“能!”不知道跑多少趟,膝盖胳膊肘麻木,手磕破了,但脚步依然前进。直到他退伍的前一天晚上,连长说:“和博强练四百障那天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兵。”2021年5月他以12分08秒的成绩夺得男兵武装三公里越野第一名。2020年5月末参加“全军大项活动”,事事冲在最前面,有任务争先恐后的上,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岗位,做到最实最细最完美。

截至2021年9月,他在四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累计两年零一个月。锻炼了意志,增强了才干,也更坚定了信念。2020年2月他再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在连队主动阅读政治文化刊物,学习党史,观看红色纪录片,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做习主席的好战士,并以思想汇报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悟交给连队党支部。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时,他被连队推荐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三、牢记教诲跟党走,立志复兴做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说“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看档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只要心怀伟大梦想,在哪里都是奋斗的战场。2021年10月他光荣退伍,回到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习。换岗不换志,退伍不褪色。复学以来他一直秉持部队的过硬作风,把部队对他的培养牢记于心,始终铭记自己的初心,时刻提醒自己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无论到哪里都要有退伍不褪色的精气神。不能辜负国家的培养,不能辜负习主席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在学校,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以时不我待的尽头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参与课程实践和学科竞赛,立志科研报国;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给大一新生讲党史,讲部队里的奋斗故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主动做学校的征兵宣传员,给同学讲解入伍政策,宣传参军报国光荣的理念,带动更多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正向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东油学子曾博强,伟大长征精神的传承者,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播者,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立志、担当的践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