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六措并举”扎实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2-07-04 点击次数:6161
黑龙江省教育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提前谋划部署,科学调度推进,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突出机制保障,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一是高位高频推动。黑龙江省委制定出台《新时代人才振兴60条》,省政府召开全省稳就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胡昌升省长亲自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教育厅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包保责任制”,省、厅、校三级就业专班定期例会、部门会商、督查督导工作,先后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第一、二次调度视频会议,稳步推进工作。二是坚持正向激励和提醒问责相结合,评选并奖励就业工作示范校,筹措资金1029万元作为高校开展留省就业工作专项奖励经费,约谈就业工作进展缓慢24所高校分管负责同志。
突出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增强“参谋力”。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划和推动就业工作的先导。针对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及“慢就业”“缓就业”比例升高,懒就业、躺平族现象等突出问题,召开3次座谈会分析研判形势,开展用人单位需求情况调查和2022届毕业生求职意向、就业状况调查。综合分析近五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开展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就业趋势研究,分别形成4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印发高校,作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数据参考,组织就业工作课题立项,加强理论研究。
突出访企拓岗,岗位供给增强“保障力”。一是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印发《黑龙江省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目前已累计走访用人单位2117家,新拓就业岗位19706个。二是持续搭建供需见面平台。创新招聘形式,将传统的现场和网络招聘会与空中宣讲、直播代岗、毕业生喜闻乐见的微信、抖音、小视频相结合,点对点向毕业生智能推送岗位、政策和服务信息。举办“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专场招聘等各种形式招聘活动1.4万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20余万条。
突出就业育人,指导帮扶增强“服务力”。一是健全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举办“就业有我?助你前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直播课、“助力就业扬帆·成就梦想启航”“拜托了学姐”等主题节目70余期,全省累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2887场,63万余人次参加讲座。举办第十届黑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第二届高校IT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暨程序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带动50余所高校举办校园职业规划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二是做好重点群体帮扶。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线下培训低收入家庭毕业生450人,线上培训2.4万人。三是做好就业跟踪服务。配合人社部门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一是发挥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引领作用。在第一批示范性高校评建的基础上,开展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并进一步修订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建设标准》,印发《第二批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评建工作方案》,启动第二批示范性高校评建。二是发挥政府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联动效应。联合省人社厅建立了黑龙江大学等16个黑龙江省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试点单位,形成工作合力。
突出能力提升,就业服务增强“内驱力”。一是抓队伍建设。举办毕业班级辅导员培训、就业指导人员业务培训、学历认证工作人员培训等专题培训6期,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全省就业战线专业化水平。二是抓课程建设。通过开展2022年高校就业创业金课遴选,强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展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评选,将“哈尔滨工业大学职业辅导咨询工作室”等11所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作为全省共享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为全省大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高质量的生涯教育指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