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 强化服务 全力推进高质量就业

2021-05-28 点击次数:5239

牡丹江师范学院将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政治任务落实,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以暖心、细心、用心、贴心的工作和服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的指示,提出“双十工程”,细化“两项制度”,实施“三个举措”提升就业去向落实率,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双十工程”上下联动,明确责任,全员推进


学校在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招聘会组织、就业指导队伍培训、就业市场拓展、精准帮扶、政策解读、宣传动员、建立台账等十个方面做好保障。基层单位做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构建立体交叉的工作体系,建立就业指导帮扶责任制,拓展就业市场,提供就业岗位、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就业工作专人管理推进,建立家校联合促就业机制,召开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十个方面工作。“双十工程”上下联动,形成全校上下全员抓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两项制度”保障到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是就业工作“包干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坚强合力。二级学院教师每人包保1名学生协议就业,机关处级干部每人包保2名学生协议就业,科级干部每人包保1名学生协议就业,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保5名学生协议就业,将包保成效纳入处科级干部年度考核。


二是就业情况“日更新”“周汇总”“周排名”“周通报”“周约谈”。就业工作全年无假日。二级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做到日更新、周汇总。就业创业处对各个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要做到周排名、周通报,并对排名后五名的学院进行约谈。及时了解每个学院毕业生就业具体情况,了解未就业或不就业学生真实原因,并做好分类施策。


三、“三个举措”强化服务,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一是高质量做好就业服务。组织专业招聘会与综合招聘会、专场招聘会与中型招聘会、现场招聘与远程招聘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招聘会,提升“双选”成功率。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5月26日,共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75场,大型招聘会3场,中型综合招聘会5场,网络招聘会3场,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就业不停歇,寒假不打烊,从2021年1月1日到5月24日,在2021届辅导员微信群里共发布就业信息300条,发布就业岗位1.5万余个。在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的前提下,提高协议、升学等高质量就业去向落实率。


二是大力度拓宽就业市场。学校派出就业市场考察组开展就业市场开拓、校友回访、就业基地拓展等工作。共走访70余家企事业单位,带回万余个就业岗位,建立了14个校外实习基地、2个就业基地。2021年3月,考察组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回访,邀请宿迁市教育局、南京金职人才中心、苏州市吴江区人社局、宁波市人社局、嘉兴市人社局来校专场招聘,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巩固并新建了一批就业实习基地,为进一步深化校、地、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基础。


搭建学生留省就业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去向落实率。与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问前程就业服务平台联合举办了4场大型线上线下招聘会。主动对接大兴安岭地委、牡丹江市委、漠河市委、富锦市人社局、萝北县人社局、肇州市人社局入校宣讲招聘,并与大兴安岭地委、牡丹江市委、漠河市委、塔河县委、富裕县人才中心签署了实习就业合作框架协议,近期将与大庆、青冈、林口等市县人才中心签订实习就业协议。


三是高标准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素质。实现就业指导全方位、无盲点、不断链。举办了就业指导意识能力专题培训等三个专项师资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14人,学校共有近600人次参加培训,培训效果显著。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业指导教师每人至少承担2个以上毕业生班级学生的第一份求职简历修改任务。


对接牡丹江市2021年就业重点群体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部分项目的招生和培训,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招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