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k1体育 黑ICP备05001137号
公安备案号:23011002000186 版权声明
2024-04-22 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即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嘉兴南湖红船,并指出:“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革命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丰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都秉承了党的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新时代我们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党的领导
红船精神是侧重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寻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精神,兵团精神则是侧重建设新中国、寻求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精神,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党的政治文化为依托,贯通了党的基因、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中孕育形成的伟大精神,从一开始就蕴含了党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红船比喻为“母亲船”,把红船精神定位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指出:“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还饱含深情地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实践表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只能是空想。红船精神是建立党的精神,也是建设党的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精神武器。
作为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兵团精神首先继承了党的基因,兵团从一开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的,兵团人有着强烈的党的观念,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延安时期王震担任旅长的三五九旅,响应党的号召,浩浩荡荡挺进当时被群众称为“烂泥湾”的南泥湾,在党的领导下建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新中国成立后,这支英雄劲旅的主力再次响应党的号召,挺进新疆并且扎根新疆,为屯垦戍边作出了非凡贡献。党的创新理论和兵团精神引领下的兵团人,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高举旗帜,坚定航向,讲团结、讲气节、讲廉洁,持续夯实中国共产党在边疆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今天,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标识,成为守护红色江山和人民江山的重要软实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力量,兵团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红色基因孕育的兵团精神与红船精神一道,继续引导党员和干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强国建设,带动群众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稳定边疆,造福人民。
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都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我们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正是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开拓进取也是兵团精神的重要内涵,组建兵团既是军史上的一大创举,又是党史和新中国史上的重大创新。从红船精神到兵团精神,创新之火持续燎原,依靠创新第一动力不断建功立业、开创新的事业。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近三分之一,但被英国打败;甲午战争时北洋舰船在亚洲位居第一,但被日本打败;一战结束时中国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失败。旧中国像风雨飘摇中的一条破船,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背景下,党的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承载了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与民国初年各种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突出体现在: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思想上的创新性;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是组织上的创新性;三是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政治上的先进性。正因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民族复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基础上,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上,建立在群众路线的社会基点上,才赢得人心、赢得胜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是这样,从三五九旅官兵“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到“生产队、工作队、宣传队、战斗队”的定位,从南泥湾生产到兵团体制改革,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本身就是重大创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沙漠边缘地带生存到开辟生产生活绿色长廊,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伟大奇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了系列技术革新,开启兵地合作新模式,开创了新疆现代化新事业。
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永远保持建党时的首创精神和建国时的创业精神。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兵团人勇挑重担、勇于创新,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造福于民,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当民族脊梁、时代先锋和人民公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仅成为增强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坚强阵地,而且成为增强引领力、凝聚力的精神高地。
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都凝结了无私奉献精神,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涵养为民情怀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精髓是奉献。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各种优秀品格,各种精神中又有各种特征,但最重要、最突出的品格特质就是无私奉献。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不变特质,都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体现了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而牺牲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气神。
如果说“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是红船精神的出发点,“坚定理想、百折不挠”是红船精神的支撑点,那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则是红船精神的落脚点。党的一大开幕会址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胞兄李书城的寓所,其家人冒着危险把住所作为建党的会所,这是优良家风和无私奉献的体现。一大开会期间,代表突然遭到法租界警察的搜捕,面对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头,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又冒着危险、不辞辛苦,主动承担重任,安排大家到她家乡嘉兴南湖开会,王会悟因此成为党的一大唯一的工作人员,被誉为“一大卫士”。此后党的二大又在她家里召开。这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党的鲜明红色基因。同样,兵团精神是对红船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红船精神的发展。对征战南北的三五九旅官兵来说,他们服从大局,服从组织安排,脱下军装、扎根新疆就是大局意识的体现。兵团人的赤胆忠心映照天山南北,他们把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质生活资源无私献给新疆各族人民,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谱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是红船精神还是兵团精神,本质上都是无私奉献精神,都契合了“天下为公”的文化传统。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这是对人民的大爱、对党和祖国的深厚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以民为本、返本开新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天下情怀,需要以百姓之心为心,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践行初心赢得民心。
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都体现了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顽强奋斗、接力奋斗
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都是千难万险、艰苦卓绝的奋斗状态的理论概括,是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是劳动创造世界、奋斗创造幸福的奋斗姿态的集中体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由节俭败由奢。从中国政党发展史看,一个政党的生命力主要看这个政党如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初期如何防止政治分化,二是成功后如何防止经济腐化,三是后期如何防止思想僵化。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不仅具有为民务实的作风,而且具有清廉的品格,不仅注重忠诚担当,而且注重干事干净。比如筹备建党“万事开头难”,缺乏固定稳定的场所,缺少活动经费和人手,特别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建党先驱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经验,秘密建党又面临生命危险。但他们迎难而上,一心建党、两袖清风,开完了党的一大,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跨世纪航程。兵团创业史和建党伟业史一样,都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回顾一大“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样,兵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井冈山斗争到南泥湾岁月,从部队序列到集体转业,兵团人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如同新的开天辟地。无论是兵团人徒步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兵团人一件军大衣打了二百九十六个补丁,从四面八方加入兵团的建设者不仅物质层面和体力层面艰苦奋斗,而且技术层面、智力层面也艰苦奋斗。在事关党和国家的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豁得出,顶得上,耐得住。从兵团拓荒一代到军垦二代、三代,艰苦创业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政治宣誓,也是文化警示。艰苦创业不仅成为兵团人的一种作风、一种精神,而且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模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此告慰历史、告慰先辈,赢得时代、赢得未来。
从红船精神到兵团精神,开拓创新一以贯之,为党爱国一脉相承,无私奉献一心一意,艰苦奋斗代代接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红船弄潮儿和兵团拓荒人永远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和百姓的贴心人。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兵团精神,当好实干者、排头兵和护航手,把真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转化为人格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把先辈开创的大业守好,把党的复兴伟业实现好。
(作者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基地教授、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兵团日报
转自:学习强国